關于通過式拋丸機的幾個小知識
通過式拋丸機作為現(xiàn)代工業(yè)中的表面處理設備,其速率不錯、準確的處理能力深受眾多行業(yè)青睞。然而,對于許多初次接觸或正在使用通過式拋丸機的用戶來說,一些基礎而關鍵的小知識往往能夠幫助他們良好地理解和操作這一設備,從而提升工作速率。
一、工作原理
通過式拋丸機的工作原理基于旋轉的拋丸器將拋丸顆粒以高的速度射向工件表面,通過撞擊去掉工件表面的氧化層、銹蝕、油污等雜質,同時達到表面、增加表面粗糙度的目的。這一過程中,拋丸顆粒在撞擊后會彈回,經過分離器篩選后,可循環(huán)利用。
1.拋丸過程:拋丸器內的葉片旋轉,帶動拋丸顆粒以切線方向拋出,形成密集的拋丸束,覆蓋工件表面。
2.撞擊清理:拋丸顆粒與工件表面碰撞,產生強烈的沖擊力,剝離工件表面的雜質。
3.回收與分離:撞擊后的拋丸顆粒通過拋丸室內的輸送系統(tǒng)返回分離器,經過篩選,去掉雜質,重新進入拋丸器循環(huán)使用。
二、主要部件
通過式拋丸機的主要部件包括拋丸器、拋丸室、輸送系統(tǒng)、分離器、除塵系統(tǒng)以及電氣控制系統(tǒng)等。
拋丸器:拋丸機的核心部件,負責產生拋丸束,將拋丸顆粒射向工件表面。
拋丸室:容納工件和拋丸器的封閉空間,內部設有護板,保護拋丸室免受拋丸顆粒的磨損。
輸送系統(tǒng):包括進料、出料以及丸料循環(huán)輸送裝置,確定工件和拋丸顆粒的順暢流動。
分離器:用于分離拋丸顆粒中的雜質和破損顆粒,拋丸顆粒的循環(huán)利用。
除塵系統(tǒng):通過除塵器過濾拋丸過程中產生的塵埃,保持工作環(huán)境的清潔。
電氣控制系統(tǒng):控制拋丸機的啟動、運行、停機等操作,以及監(jiān)控各部件的運行狀態(tài)。
三、操作流程
準備階段:檢查拋丸機各部件是否完好,確認拋丸顆粒充足,啟動除塵系統(tǒng)。
啟動拋丸機:按照電氣控制系統(tǒng)的指示,依次啟動拋丸器、輸送系統(tǒng)等部件。
進料與拋丸:將工件放置于輸送系統(tǒng)上,通過拋丸室進行拋丸處理。
出料與清理:拋丸完成后,工件通過出料口送出,同時清理拋丸室內的殘留物。
停機與檢查:關閉拋丸機,檢查各部件是否正常運行,清理并維護設備。
四、維護保養(yǎng)
1.定期檢查:定期檢查拋丸機的各部件,包括拋丸器、不怕磨護板、輸送系統(tǒng)、分離器等,確定其完好無損。
2.清理與潤滑:定期清理拋丸室內的殘留物,保持設備清潔;對需要潤滑的部件進行潤滑,減少磨損。
3.替換磨損件:定期檢查并愈換磨損嚴重的部件,如拋丸器葉片、護板等,設備的正常運行。
4.電氣系統(tǒng)維護:檢查電氣控制系統(tǒng)的接線是否,清理灰塵,防止電氣故障。
五、穩(wěn)定防護
穿戴防護裝備:操作拋丸機時,應穿戴防護眼鏡、口罩、耳塞等個人防護裝備,防止拋丸顆粒和塵埃對身體造成傷害。
操作規(guī)范:嚴格按照拋丸機的操作流程進行操作,避免誤操作導致設備損壞或傷害。
緊急停機:拋丸機應配備緊急停機按鈕,一旦發(fā)生異常情況,立即按下按鈕,停機檢查。
工作區(qū)域隔離:拋丸機的工作區(qū)域應設置隔離欄,防止非操作人員進入,確定工作穩(wěn)定。


